close

  對於被丟到一個新環境新生活的孤兒來說,「自我介紹」成了替自己評分、下註解的最好方法。又可以重新再次審視自己。


  
  我從不懷疑一個人在自我介紹時對自己的認知、了解、評價

  因而我總是會豎起我的耳朵仔細聆聽他們所要傳達給聽眾的訊息(但有時因為我稍微重聽,導致聽錯或聽不到,先說聲抱歉),一點一滴一絲一毫都不敢怠惰忽略的。

 

  畢竟,我總是在我驀然回首時,思憶起一開始你的嬌羞、你的怕生、你的膽怯、抑或你的開朗、大方、搞笑,這些都是值得回味的阿。

  人就像一本書。第一印象就好比書皮,外觀是否別緻、特殊,是吸引人繼續翻閱的一大動機,至少對我來說是這樣的。(也算是某方面的外貌協會)

 

  舉個例來說,你能在看一本歡天喜地的漫畫,封面卻是黑紅做底,既有印象中,此類顏色偏向於偏激、陰暗。在我翻閱此書時,不大可能一次翻閱完,總會分段閱讀,每開闔一次,看到沉重的外觀再望向搞笑的內容,內心卻沉甸甸地一點也笑不出來。



  自我介紹好比作者的自序(敘),他在引領我們如何探索他的內心世界、導領我們如何進一步了解他,更或者在語句間隱約透露出它所能忍受的底線。而自序也並非單向,我們也可以適時做出一些反應,比如說,乾脆闔上書不讀也罷,明知是一條不歸路,我們何必自顧自地淌渾水?

  但請注意,有時作者自己也對自己並非百分百的認識,有可能因你這麼一著棋,可能誤失了一個心靈契合的摯友。當然,端看你如何取捨。願意用心去交陪,結果當然不可能百分百如你所願,但至少,我們做過努力去了解它了,不是嗎?



  我總是會絞盡腦汁,想著該如何簡短且明瞭地介紹我自己,總是以著詼諧愉快的方式表達。儘管每每對著大眾可以侃侃而談自己的觀念、介紹自我,但其實,我對自己仍茫然未知。導致每個人後來對我的評語是,跟一開始對我的印象落差極大。應該是這樣說的,每個階段的我,屢屢重生。我還來不及摸清我自己,便又開始另一段嶄新的認識自我與他人的旅程。


  說到這裡,我又想起我跟楚豬間的緣分,大概也是從誤解→磨合→認識→深交此般的模式運轉。如果沒當初的磨合期,大概我現在少了一個人生中的摯友吧。

  之後的磨合、相處,便好比一本書的內容,我們可能隨之起舞,也可能冷哼一聲置之不理,此時停下你翻頁的手,花個幾分鐘翻到封面審查一下,是否跟你一開始暫存的圖像、原有的期待相符合。那都是很值得玩味的。

  排版方式、字句間的縮排,比如一個人講話的抑揚頓挫、句與句間的停歇緊湊度,一個人總是積哩瓜拉地單向發言,或者講話咄咄逼人得理不饒人,自然而然,排版間也擁擠急促些,視覺上令人不舒服,連閱讀都是件困難事。若是講話有條有理、語調速度都到位,排版間也會有適宜的空白去讓你去思考它所要表達的真意,此舉可達成雙向溝通,言者有意,也得讓讀者(聽者)有悟,去思索言者話中真意。

  至於成不成得了一本再三回味、回味無窮的好書,就得看個人喜好啦。若是還沒找到賞識你的人也別氣餒,不過是時間點的關鍵。(忽地想起國中國語課本的其中一課,有個服飾店的老闆說,什麼樣式的衣服都有人光顧,差別的只是早與晚。)一本書的價值不僅取決於觀眾的反應迴響,還有自我的肯定。



  這篇重點是,他媽的,我已經自我介紹到沒梗了……  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D-鈴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4) 人氣()